Reading 最近在閱讀

《第三個紐約》City Flâneur 城市漫遊者

午後,翻看潘國靈的「第三個紐約」。

煮了一個麵作為我的下午茶,這個麵,配料跟早上吃的早餐沒大分別,
只是由米線換成米粉,而米線跟米粉還不也是來自同一種材料嗎?
一切都是那麼的類同,卻又如此相異,
一如城市的面貌,還有我們走過的歲月。

整理房間的時候,發現之前在台北短暫停留時的日記本。

密密麻麻的文字記錄著我的生活片段,
帶著一個問題去另一個城市裡,思考;沒幾,把更多的問題帶回香港,
就像一個不斷退化再重生的過程。

我好像明白了一些事情,然後又再次陷入另一些謎團當中,
沒完沒了的,輪迴。
可能,
這就是生命的呈現模式。

還記得那天,天氣介乎放晴與陰天之間…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天空泛起一抹魚肚白,這是久違了兩星期的晴天。
這段日子,我的心情就如天氣般,
在陰暗的房子裡,像青苔一樣生存著,
看不見太陽的日子,我呼吸不到朝氣。
該結束了嗎?這樣的生活…

擁抱過如此熾熱的內在情感,如今得冷卻下來,
回到正常的軌道上。
我的生活,與我的旅行。

原則是令自己不高興的事情一件也不要去做,
讓自己快樂才是活著的全部,
可是這樣的我並不快樂。
混亂的狀態,迷惘、失去了方向,
就像在冷天走進地熱谷一樣,
只看到白茫茫的濃霧,
看不到自己…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那段日子裡,我跟自己的對話、爭吵,
與最熟悉卻又最陌生的人去溝通,最坦蕩蕩的面對面。

慢慢,
在我的人生中遇到越來越多的陌生人,又或者,
悲哀地一些本來很熟悉的人忽然感覺很陌生,
你們真的了解我嗎?
(縱然我不希罕被了解) 然而,
那種夏蟲語冰的尷尬卻令人很不自在,
頻率的誤差,我退到很後的後面,廣角地看清楚了很多事情。

City Flâneur (城市漫遊者),
一個比 traveller 更令人著迷的名詞。
遊走在不同的座標上,記錄下人們的流動,
熱情地發掘卻又冷淡地旁觀著,
這樣類同卻相異的風景。

時而融和,時而抽離,
在比從前更快樂的同時,偶爾不小心看到別人的悲哀,
我總會抽離地假裝融和。
因為你總得明白總有些人習慣以攻擊別人作為保衛自己脆弱的內在,
這個時候就一笑置之吧。

延伸閱讀:一個人的台北短期租約: 十大注意事項

cover172337
《第三個紐約》(New York on The Road)

內容簡介:

咬一口代表城市魅力的大蘋果,邊走邊讀紛雜多元跨種族的文化風景。在街頭探索,在地鐵解讀藝術,觀察這城空間,於日光悠悠,長夜漫漫。

美國著名的評論家E.B. White在《這就是紐約》(Here is New York)一書中寫過:「大體說來,有三個紐約。一個屬於土生土長的男男女女,他們眼中,紐約從來如此,它的規模,它的喧囂都是天生的,避也避不開。一個屬於通勤者,他們像成群湧入的蝗蟲,白天吞噬它,晚上又吐出來。一個屬於生在他鄉,到此來尋求甚麼的人。在這三個動蕩的城市中,最偉大者是最後一個──紐約成為終極的目的地,成為一個目標。正是這第三個城市,造就了紐約的敏感,它的詩意,它對藝術的執著,連同它無可比擬的種種輝煌。」

第三個紐約──一個屬於生在他鄉的人,到此來尋求甚麼的紐約。

由華爾街、格林威治村同志區,闖到東村波希米亞區、Nolita與Soho;轉入Chelsea畫廊區、時代廣場、林肯中心、到達上城的西裔及黑人哈林區。潘國靈以「屬於第三個紐約的紐約客」身分走進這個代表城市魅力的大蘋果,思考都會生活,探索城市空間,再讀路上經典,串起香港紐約的文化雙城故事。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