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oto by Falco Negenman on Unsplash
Holland 荷蘭,  Museums 博物館/美術館

【尋找梵高 I】邂逅在阿姆斯特丹 Van Gogh Museum

Vincent Van Gogh (1853-1890),後印象派 (Post-Impressionism) 的代表人物。中文譯名有凡高、梵高、凡谷、梵谷 (香港慣常稱他為梵高)。在他去世後一百年內,作品不斷刷新藝術品拍賣的最高價,他的名氣等同了「藝術」一詞。

梵高的作品於真實情感的再現和在光與顏色的處理非常出色,他的畫作都蓋上一層厚厚的顏料,看過的人也會被那些狂放的筆觸憾動,作品更贏得後世一致的讚美。可惜這些都是他死後的事,他生前只賣出過一張價值 400 法郎的油畫。

梵高自畫像

這位悲劇人生的荷蘭畫家一直貧困潦倒,在藝術工作上不斷掙扎,藉由畫畫來紓解他在生活中所遭受到的挫折,飽受煎熬的他自割左耳,最後更吞槍自殺,享年只有 37 歲。

悲涼的人生卻用上最鮮豔的色彩畫了很多有生命力的作品。我想,一個藝術家的感染力,除了他的作品風格,還有他經歷過的人生。

我曾經說過沒有特別喜歡梵高,因為他的名氣太高,高到有一種壓力,仿佛不喜歡他就是不懂得藝術。你說你喜歡他,是愛他的名氣,還是真正了解他的畫意?

梵高博物館 Van Gogh Museum

荷蘭三大畫家」包括林布蘭、維梅爾和梵高,前兩者是 17 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,梵高比他們晚出生 2 個世紀。來到阿姆斯特丹基本上就是看這三位的大作,而收藏他們作品的博物館皆聚集在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廣場一帶,可同一天安排參觀。

1973 年揭幕的梵高博物館 (Van Gogh Museum) 是根據「荷蘭風格派運動」建築師赫里特·里特費爾德的設計而建,及後於 1999 年加蓋由日本建築師黑川紀章所設計的新側翼,專門舉辦非常態的展覽。

由日本建築師黑川紀章所設計的「梵高博物館」新側翼。Photo by Rasmus Kuber on Unsplash

樓高四層的本館是世界上收藏最多梵谷作品的地方,共收藏了200 幅油畫 (包括 9 張自畫像) 和 500 多幅素描,還有梵高寫給弟弟西奧的信超過 700 封。

本館依據梵高生平各時期的編年史進行編排,重點展出他的代表作,包括〈吃馬鈴薯的人 (The Potato Eaters),1885〉,〈戴灰氈帽的自畫像 (Self-Portrait with Grey Felt Hat),1887〉,〈黃色小屋 (The Yellow House),1888〉,以及〈向日葵 (Sunflowers),1889〉系列之一,〈麥田群鴉 (Wheat Field with Crows),1890〉等等。

梵高生長在理性科學最被崇拜的年代,當時知識份子對科學的堅信,導致宗教信仰的動搖與焦慮。人們發現自己處身的這個世界隱隱約約有著敵意,生存的環境反映出茫然的心理不安或恐懼的情感,一個哲學的非理性主義思潮-存在主義 (Existentialism) 應運而生。

梵高的畫作可以說是最能全面而透徹地表現藝術上的「存在主義」,呼應存在主義的思想和主張,後印象派 (Post-Impressionism) 的特色-強調色彩和對比以發揮個人對外在景觀的主觀感受;藝術作品有其自身的生命力,在觀賞與被觀賞的過程中,透過光線,色彩,筆觸等展現出有關「存在」的意義。

館內作品太多,以下挑選幾張我喜歡的作品作介紹:

吃馬鈴薯的人 (The Potato Eaters),1885

nuenen37
吃馬鈴薯的人 (The Potato Eaters),1885

梵高很欣賞巴比松畫派 (Barbizon School) 的藝術家,特別是繪畫〈拾穗者 (The Gleaners),1857〉的米勒,因此早期的梵高憧憬繪畫田園風光。1884—85 年的冬天,梵高畫了超過 40 張農民頭像的習作。

〈吃馬鈴薯的人〉是他早期作品中最有野心的一張畫,畫中人物的面容看起來有點怪誕,特別是拿著叉子的手指,指關節異常的突出,整體看得出來是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,但他們盡可能維持衣服和房子的整潔,展現勞動階級的艱辛,但不失尊嚴的生活。

「我想強調,這些在燈下吃馬鈴薯的人,就是用他們這雙伸向盤子的手挖掘土地的。這幅作品談的是體力勞動,以及他們怎樣老老實實地掙得自己的食物。」梵高這樣解釋這張畫。


黃色小屋 (The Yellow House),1888

黃色小屋 (The Yellow House),1888

梵高一直夢想有一間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畫畫的工作室。1888 年 5 月,他搬到法國南部的阿爾 (Arles),以每個月 15 法郎租了這間位於勒拉馬丁廣場 (Place Lamartine) 的黃色小屋裡面 4 個房間。

同年 10 月,保羅·高更收到了梵高的邀請到亞爾的黃色小屋過冬,與一直崇拜的高更一起畫畫,看起來是一個很好的計劃,但九個禮拜後,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,最後大吵一場,梵高還為此切掉了自己的一隻耳朵。

「割耳事件」成為他們友誼破裂的導火線,高更後來回去巴黎,梵高被阿爾居民連署關進精神病院。1889 年 4 月,梵高搬離了黃色小屋。


向日葵 (Sunflowers),1889

Sunflowers-1889-Vincent-van-Gogh-1853-1890-Van-Gogh-Museum-Amsterdam-Vincent-van-Gogh-Foundation
向日葵 (Sunflowers),1889

梵高愛上一個主題時就會一畫再畫,法國南部的向日葵花海提供了便宜又自然的道具,這些向日葵估計不是購買的,而是梵高在路邊隨便採摘的野生向日葵。

梵高在寫給弟弟西奧的信中表示:「可以說,向日葵是屬於我的花」。

以「花瓶裡的向日葵」為主題的畫作共有 7 張,雖然是繪畫一樣的主題,但每一張的向日葵也展現獨特的姿態,這 7 張作品被收藏於世界不同角落,其中 1 張為私人收藏,1  張毀於二次大戰,其他的分佈在德國慕尼黑、英國倫敦、日本東京、美國費城和這間梵高博物館。

這 7 張作品已經不能於同一場地出現,有興趣的人可以到日本四國德島縣的大塚國際美術館,那裏有以陶板畫重現的「花瓶裡的向日葵」系列,稍微彌補了所有梵高迷的遺憾。

順帶一提,梵高只在滿意的向日葵畫作上的花瓶簽名,大家不妨留意一下。

延伸閱讀:【德島縣】大塚國際美術館4小時環球藝術之旅! 1000多件世界名畫以陶板再現

盛開的杏花 (Almond Blossoms), 1890

almond-blossom
盛開的杏花 (Almond Blossoms), 1890

這張是梵高博物館裡我最喜歡的作品,被這樣柔和的色調打動。畫這幅畫的時候,梵高還關在聖雷米的療養院裡,聽到弟弟西奧在巴黎生了兒子,於是高興地畫了這畫。

梵高與他弟弟之間的親情也很感人,官方文案這樣說:

「……西奧給兒子取了一個和他伯父兼教父同樣的名字,也叫文森。文森則畫了這幅畫作為禮物,畫面正是他最喜愛的主題之一:長長的,生滿花朵的樹枝,以及藍色的天空…… 文森決定畫杏樹,因為杏花開得早,二月就開,看到杏花開就知春天不遠,用來象徵剛出世的新生命最適合不過了。」

下面這張是梵高最後的作品,竟然是跟充滿生命力的〈盛開的杏花〉同一年畫的,然而表達的情感卻如此極端迴異…


麥田群鴉 (Wheat Field with Crows),1890

Vincent_van_Gogh_(1853-1890)_-_Wheat_Field_with_Crows_(1890)
麥田群鴉 (Wheat Field with Crows),1890

最後,看到的是這張體積沒有很大卻令人很心寒的〈麥田群鴉〉,一群暗黑的烏鴉飛過麥田,天空中不穩定地流動著的藍跟黑,有力而沉重的筆觸如絕望的韻律在跳動。

畫面上的空間完全沒有視點中心,藍色的天空和黃色的田野彼此朝相反方向推擠,一大群烏鴉劃過中央,再蒼茫的四散,一種悲傷與極度的寂寞在拉扯。當梵高完成這幅作品後,他感到疲倦和空虛,絕望吞噬了他。數星期後,他再走進這片麥田,只求結束自己的生命。當子彈射向他的胸膛,他沒有馬上死去,但受了致命的重創。他掙扎著回到住所,兩天後,告別了人世。

接下來【尋找梵高】系列,我將會跟著梵高的足跡,拜訪他生命中最後 70 天停留的奧維小鎮,也就是畫〈麥田群鴉〉的那個地方。

延伸閱讀:
【尋找梵高 II】巴黎近郊 奧維小鎮 Auvers-sur-Oise
【尋找梵高 III】麥田上沒有烏鴉… Auvers-sur-Oise

中國梵高」(China’s Van Goghs)

最後,我想推薦這部紀錄片——「中國梵高」(China’s Van Goghs)。梵高的畫好在哪裡?大概親眼看過真跡就會明白。

影片講述深圳大芬油畫村趙小勇、周永久等畫工們的故事,他們在過去的 20 多年裏,繪畫並賣出幾十萬張梵高的作品,銷往世界各地。當然在阿姆斯特丹的紀念品店裡隨處可見。

一開始,複製梵高的畫作對他們來説是為了維持生計,但畫多了,他們也對這位藝術家有了感情,甚至看梵高的電影會眼泛淚光,趙小勇更決定到阿姆斯特丹去看看梵高的真跡。

歐洲之行對趙小勇的觸動很大,他被梵高的畫作深深感動,回國後開始繪畫自己的作品。不單是他,其他大芬村的畫工也有自己的夢想,並在複雜的現實與夢想中努力。

更仔細的影評可以看新報何兆彬的這篇文章:
《中國梵高》好一齣紀錄大芬村行貨油畫畫師的……勵志片

封面圖片:Photo by Falco Negenman on Unsplash

發表迴響